
Chen Alvin
程式簡單易懂! 可是健康的標準跟國際一般建議的不同,明顯偏瘦。且明明資料有設定年齡,也不會調整適用的健康標準。另外看歷史曲線,字非常小,且看肌肉比例歷史明顯跟看到的數據不同,到底是誰對? 許多細節都有疏失,十分可惜的程式。 另外會莫名其妙的一直被要求重新登入。且只有註冊唯一選項。怕資料被洗掉,只能跳過。

Joseph Huang
要看體重以外資料就只能進app,不會顯示在螢幕上。所以先決條件,要有手機和藍牙。而且如果想把資料導出,就得每個月付快200台幣月費?而且還綁訂閱制? 這樣一年後,實際上費用,比他牌2000元以上的體重體脂計還要貴了啦。 應該是故意設計成需要app 才能看資料...順便綁訂閱制?? 收費如果合理是沒什麼關係,但訂閱制是根本沒有上限和期限的,雖然說明有說隨時能退訂。但這兩年經常聽到有人安裝手機app 後,莫名其妙被扣款,卻無法退訂,或是官方拖拖拉拉。 這樣還不如是買斷,不然根本不敢解鎖會員 一年要花這麼多錢在功能並不算多的訂閱制上,又要擔心無法取消訂閱?這樣乾脆就不參加付費會員了。 參加付費訂閱制會員才能導出資料,這樣感覺有點糟

吳佳真
持續用了2022~2024/10 為何現在的版本找不到除了,體重跟脂肪率有全部的歷史紀錄,其他的項目,要如何看到以往的歷史 剛剛發現,原來其他項目的歷史區間數字變化,要在「開始稱重」下一行的「體重曲線」中,點下去,才會出來 但是他的曲線座標圖,x 軸的刻度單位太大,以至於在一二個月的區間曲線表現上,每個點幾乎都黏在一起,看的很吃力又糢糊,希望x 軸單位縮小,畢竟大多數人的數據,都是緩慢,漸進式的變化,如此X軸粗略的大單位刻度,表現效果不佳